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学工 >> 党团学工 >> 正文

研究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 ——“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2023年第9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06 阅读数:

2023年10月19日上午8时30分至12时,2023年第9期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在研究生院教学图书综合楼919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论读书与学习”的这一专题展开,张永理老师主持,由2023级新生刘行思、王佳蕾与莫旭洁三位同学主讲。

第一位主讲者刘行思同学分享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 1900- 1980)于1976出版《占有还是生存》(To Have or to Be)一书。

弗罗姆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形式——重占有和重生存。占有似乎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我们需要占有一定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来得到快乐,但是,我们无限制的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来得到诸如车子、房子、首饰等很多东西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很快乐,甚至很迷惘,不清楚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吗?弗罗姆生活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创造了比以前几个时代都多的物质财富,人们更是疯狂的去占有去消费。这时候的占有是一种异化的行为,也就是弗罗姆所说的重占有。

弗罗姆所说的重生存是一种真实的生存,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人们与世界是一种真实的联系。弗罗姆认为的生存是一种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人不渴望去占有什么,心中充满希望和快乐去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天赋和理想。“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先决条件是:独立、自由和具有批判的理性。其主要特征就是积极主动地生存。”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我们心中充满爱和希望去发挥自己的潜能,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真正的生存。

刘行思同学由此谈到该书对自己的启示是:我们应该以重“生存”式的方式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学习。重“生存”的学习方式表现为重视学习知识的意义所在。重“生存”的学习会使自己关注所具有的独特精神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起个体与生活的个性化的、有意义的联结,从而唤醒个体对知识的真实需要与主观认同。重“生存”的学习方式不以功利性结果为唯一追求,自己的学习过程本身即为目的。因此重“生存”的学习方式可以构建起学习对于自身的个性化意义与价值。通过自己对知识的主观理解进而提升自己感悟生活、感知生命的能力,实现自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在知识观上,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敢于批判与辩论。通过对知识的探索发现生活世界的各种可能。

今年3月份刘民昊同学也讲过这本书,张老师两位同学的分享的基础上,在点评中补充道:一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把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充分,贯穿全书而且恰如其分。具体体现在这本书的正标题,书中部分章节的子标题,都是用对应的方式展现比较方法的运用,加强论证效果,这是我们以后写作的借鉴样本。二是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很明显涉及宗教学(含宗教教义学)、文学、教育学、学理性、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内容,作为自己论证的素材,取材广泛,甚至是信手拈来,有理有据,同时把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生活化体验结合在一起,这说明作者知识广博、知识底蕴丰厚、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归纳事物后面的本质问题,进而把它们提升到一种占有还是生存的理论层次,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及其思考背后问题本质的反思反省能力,达到了我国古人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境界。这一点启示我们阅读不能局限于专业书籍,对跨专业、跨学科的经典名著也尽可能涉猎一些也是很好的阅读安排,有利于拓展视野和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论文选题。三是这本书内在的逻辑性。这本书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和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有机融合,最终得出一个重生存的社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目的。这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就重生存的价值理念、基本原则占据主导地位。四是对照弗洛姆这本书的内容,再联系到现在这几年的国际局势变化,可以找到一个很有说服力解释这些国际现象的视角,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几十年前弗洛姆的思维能力和思想高度。这也启示我们要把读到的书的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看它对现实的解释力,有助于我们学习、研究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生活中要以重生存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

第二位主讲者王佳蕾同学分享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于1939年写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一书。

王佳蕾同学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多年来科研资金紧缩导致资源更多倾斜于实用或实际的成果以创造能够带来即时价值的产品。这样的大背景下,专攻紧迫的显著问题是否才是明智之举?事实并非如此。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创始董事、曾帮助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的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其经典作品《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中描述了一个有关科研的巨大悖论。那些纯粹由好奇心驱动而无关应用的对深层问题的探索,往往能催生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带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变革。简单的例子: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电脑芯片。弗莱克斯纳提出,从实用的角度看,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是没什么用处的,而且也不需要以有用性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人类沉迷于科学,就像诗与艺术一样,能够获得其他方式无法带来的强烈满足感。“一首诗,一曲交响乐,一幅画,一则数学定理,一个科学新发现,所有这些都承载着大学、院校和研究所全部的立身之本。”不过,弗莱克斯纳笔锋一转,指出人类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却衍生出了意想不到的用处,因为它是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的基础,恰如麦克斯韦、赫兹之于“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固然并不是实验室中的一切工作都会转变成用处,但是看似无用的知识累积到一定阶段就会带来科学的突破。不必担心所谓的“浪费”,因为比起有朝一日的重大功用,这些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驱动力绝不是实际的功用,而是强烈的好奇心,为科学家无拘无束地追求无用知识提供一个宽松、友好的环境至关重要。

在概述该书的核心观点后,王佳蕾又谈到这本书对自己的启示:一是论证中采用近代以来一些典型的科技发明史的例子为论据,用爱因斯坦、约翰·冯·诺依曼、医学领域细菌学等来证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科学家一生保持和坚持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许多看似“无用”的知识最终却为很多重大革命和发明奠定了基础。强有力的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并且对于读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生动有趣的。二是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都一直被告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没用做什么有用,却丧失了想象力,在降低了失败风险性的同时,但也让我们成功的可能一并消失了。我们心目中的“有用”,往往是指立竿见影式的马上有用。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功利主义叫做“短期功利主义”。“短期功利主义”将我们把知识的“有用性”局限在了极其小的范围内。但是计算机、原子弹研发、量子力学、交流电等历史颠覆式的发现和重大发明,刚出现时都被认为是无用知识,我们以为的浪费,实际获得的任意一项成果,比所有浪费加起来都多。

结合王佳蕾同学的分享,张老师点评的补充内容主要如下:一是该书题目新颖,采用悖论的方式显得别具一格,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是引发人们的思考。要明白“无用知识”中“用”的含义和“有用性”中“用”的含义。“无用知识”中的“用”是指不能过于追求功利,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学习的知识,可能这种知识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实践和使用。而“有用”的用是指切实产生用处的,可以得到实际运用的知识。在了解这两个“用”的含义后,这本书基本上就可以很好的阅读和理解了,看似无用的知识却是给生活和世界带来最大贡献的,在日常的学习中面对所学习的知识要静心思考,考虑其是对是错而不是有用还是无用。关于标题的启示是要尝试学习用这种标题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文章标题,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还需要学的是:该书虽然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在写作文风上举经典实例,对比论证,娓娓道来,内容生动详实,而不是严肃刻板的说教,非常具有说服力。

二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原创性问题,即从零(无)到一(有)的问题。这本书很好地向这个世界阐明了什么叫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及其来源,除了宽松、包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之外,对科学家个人来说,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来说是最重要的品质。作者列举的自然科学中不同领域的例子如爱因斯坦、法拉第、高斯等,历史经验证明了许多科学家,他们在最初做研究的时候,只是因为自己对其有很浓厚的兴趣,由纯粹的好奇心所引起,就是为了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动机就这么简单,所取得的成就之后的有用性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都说明科学研究往往并不是以立竿见影的“实用性”为目的的,但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是飞跃性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原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基础研究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研究不但其本身就是最大创新(无用性),而且还是其他一系列创新的基础和平台(有用性),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例如我们以前讲到的达尔文《物种起源》及其进化论都不是为了有用而研究的,几乎是兴趣和爱好使然,改变了以前人类认识自己的固有观点,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国历史上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这正是好奇心和强烈兴趣的表现,如果按照思路走下去研究“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从科学的发展来看这种无用的知识恰恰是最有用的知识,也许我国古代的科学发展就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这个成语直到现在还只有贬义,这种现象也许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李约瑟之问”。这本书启示我们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心中也要有“诗和远方”,在专业领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开展研究,持之以恒,才有原创性的可能。

三是因为知识本身都是相互联系的,专业的划分是人为的,这种人为划分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格局,在空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涉猎其他专业的经典书籍,博览群书,说不定很多专业性的知识疑问会在不经意间找到答案。我们在读书时,可以扩大自己的选择,不能只是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过于功利,长期以往还是会使自己变成“井底之蛙”。可以翻阅各种书籍从中找到与专业相关的部分,从不同的视角去学习专业内容。除此以外,阅读时最重要的是要重视目录,它是一本书的纲要,学会读目录的习惯,只有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才能更好的吸收书的内容和知识。

四是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创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科学家提供优裕的条件、宽松的氛围,打造了“学者的天堂”,而不给予任何“职责”,也没有任何考核,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深度思考。在他看来这些无用的知识就算真有发挥作用的一天,也是好几十年以后的事了。但实际上,这种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比预想中来的快多了。支持这种研究不仅是明智之举,而且是社会发展所需。弗莱克斯纳用他的一生证明了,当智识壁垒束缚了真正颠覆性的观点和技术时,人类的好奇心佐以机缘巧合,是唯一强大到能够突破这壁垒的力量。即便是在追求绝对实用性目标的过程中,仍有大量看似无用的工作在开展。这些“无用”工作中诞生的新发现对于人类思想和精神的意义可能要比那些使用目标而言更为重要。这是弗莱克斯纳所提倡的“不受阻碍地追求无用知识”观念的具体体现。这也启示我们良好的科研环境也是至关重要。在这种毫无压力,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环境中可以激发更大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第三位主讲者莫旭洁同学分享了美国国家智库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Ulrich Boser)所著的通俗读物《有效学习》(Learn Better: Mastering the Skills for Success in Life, Business, and School, or How to Become an Expert in Just About Anything)一书。

莫旭洁同学分享的主要内容是:《有效学习》一书中的“学习”并不是指狭义上在学校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日常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学习。第一,学习的目标在于成长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成为一个高效利用21世纪所有工具的人。要明白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难,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并成为一个高效学习者。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追求价值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学习活动就是思维活动。第二,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主动探索和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及意义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塑造积极的思维模式,使得学以致用成为可能。第三,学习就是一项知识管理的活动,它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基本技巧和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做好情绪管理也是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因素。第四,学习需要积极反馈才能做到有效监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且不断试错的过程,善于调整学习时机,做好情绪管理, 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精通专业技能这一角度上,精益求精指日可待。第五,判断一个学习者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是否有新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始终保持创造性,才能保证知识的精进。

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莫旭洁同学得出了该书对自己的启示:首先,要学会应用“知识效应”。《有效学习》一书中多次提到“知识效应”,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知识效应”。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最基础的知识向外拓展,有条理有重点地建立论文写作主题的知识架构。第二,逻辑清晰。全书以清晰的逻辑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有效学习?”“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学习?”,书中按照价值观、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等几个步骤说明了“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学习?”这一问题。第三,利用总论点与分论点。《有效学习》书中每一章都是对于有效学习这一总论点的支持,每一章都是一个分论点,每一章节中的每一小节又是对于分论点的支持。在论文写作之中也可以效仿强逻辑性、层层递进的主干辅以分论点的有力支撑,使论文的逻辑性、层次性都得到提升。第四,运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佐证论点。《有效学习》整本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是各个事例、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心挑选,以贴近生活的事例更能让读者有所启发,更能联系自身,从而有更多的思考。最后,文风朴实。在这本书中,很少出现晦涩难懂的专业性词语,因此可以让读者跨越专业的壁垒。在论文写作当中也应借鉴这一点,尽可能的避免晦涩词语的应用,用更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专业性的问题。

张老师点评中重点作了如下补充:一是要学会跳出学习的舒适区。因为在舒适区中,自己很熟悉的领域则不再需要深入思考,但人要求进步,必须要学会跳出舒适区,去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二是对所有的学习都要有反思,不能只全盘接受。学习中思维是最重要的,反思能锻炼人的思维,要有“元认知”,有反思、有感悟才能有真正的提升,人最重要的是用脑力活动提升自己而不是体力活动提升自己。三是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同时和反思性结合,才能可能有所创新。这也是顺应我国提倡“终身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四是要避免“伪学习”(即假装在学习)和无效学习。学习是为自己学,主动性是内在驱动力,学习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负担和无聊的痛苦过程,而是一个人内在的意愿和自我修炼。学习时间的安排不能集中于机械的重复,机械的重复是无意义的,要避免重复性无效学习。从本质上来说,伪学习和无效学习是在浪费生命。五是正视自己以前的错误。结合自己学习的反思以及知识的关联,正视自己以前的错误,通过修正错误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思想上的“化茧成蝶”。

附1:研究生第二课堂介绍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社会保障专业读书会》是在张永理老师指导下,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课外开设的公益课程,旨在训练学生掌握问题意识、学术思想、思维逻辑、科学方法和学术规范。读书会的方式是学生通过阅读学术名著发现和找到其中的写作逻辑,在阅读名著之后以课堂PPT展示学习名著中的意识(观念)、思维(逻辑)、态度(伦理)、立场、方法、文风(规范)等方面,按照专题形式进行研读,从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内在逻辑、框架设计、材料选择、论证过程、写作风格、研究方法运用及其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消除出现目前学术研究中的某些不自知的常识性错误,学生在经典著作阅读中获得成长,培养真正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的科学规范与素养技能。

张永理老师自2012年起开设公益性硕士生的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由老师开列经典书目阅读清单,并且每半年更新一次阅读书目清单内容,在春季、秋季同期开设,学生根据书单的安排,每2周举行一次,每年16-20次。每次由1-2位学生线下主讲所读名著,老师点评并且补充完善。至今一共举办多次一百二十多次,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有过短暂中断,2023年初恢复进行。

附2:本期阅读书目使用版本

1、(美)埃里希·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关山译,三联书店,1989年6月版。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张童谣,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版。

3、(美)乌尔里希·伯泽尔:《有效学习》,张海龙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2月版。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

1929cc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首頁请进